Wednesday, 18 March 2009

在昏暗中,灯突然亮了

2月23日至3月2日的台北之行,有一次难忘的丰收。

我和阿栋在2月28日下 午,参加了龙应台基金会主办的“思沙龙——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讲座系列之一:“在昏暗里,灯突然亮了——台湾的政治觉醒。”对台湾人来说,这天在他们的 集体记忆中,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也就是所谓的“二二八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资料很多,在此不赘述。

座谈是在靠近西门捷运站的中山堂举行,上半部分先放映侯孝贤的《悲情城市》。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放映完以后,龙应台亲自担任主持人。当然,主角就是大导演侯孝贤了。


再次看到龙应台——阿栋和我的偶像——心中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我们都是通过她针针见血、深情而有智慧的文字认识她的。我们同时也是侯孝贤的粉丝,他的《悲情城市》、《恋恋风尘》、《戏梦人生》、《咖啡时光》等,都是我们深爱的电影。

龙应台向大家说,自己是侯孝贤的头号粉丝还追溯了一段与侯导初次会面的有趣经验。没想到龙应台还没有机会目睹侯导他本人的风采却先是耳闻他一句富有江湖味儿的问候语


那是几年前台北国际电影节时任文化局局长的龙应台到会场去记者、摄影师像一群乌合之众搞得整个场面非常嘈杂混乱像菜市场一样。当时灯光昏暗角落里突然传来一句XX龙应台循着声音的源头探去那竟是出自侯导因忍受不了记者的喧扰,脱口而出的狠狠咒骂。


电影放映后龙应台与侯孝贤开始交流在场观众的问题频频不断。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最令人震撼而感动的是,提问的人多得让工作人员得另外给他们摆椅子坐下等候。全场座无虚席,龙应台的睿智与犀利,侯孝贤的风趣和率真,频频碰擦出精彩的火花,让人回味无穷。


你相信吗?交流会竟然长达整整两个小时!观众的提问不仅富有深度,他们还分享了自己对《悲情城市》的见解。这在岛国是绝对不可想像的。不论是舞台剧或电影的戏后观众交流会,观众的被动与木讷,以及导演、编剧、演员得不断解释作品背后的主题、动机,费尽唇舌地充塞令人尴尬的沉默。我在中正堂充分感受到的,是台湾人的深刻思考、热情、觉醒、与理想。

谁说台湾是“悲情城市”?恐怕是新加坡吧。

然而我们没有情,只有悲。可悲。

傍晚615分,我和阿栋走出中山堂。之前仓促地吃了饭团充当早/午餐,但四个小时的电影和讲座,竟没有让我们感觉到饿。

台北的夜才苏醒,在春天的晚风中,我们不多话,只因为清冷的空气中,仿佛回荡着午后精彩的言谈、风趣的调侃,还有台湾人的挚情和理想。

在昏暗中,灯突然亮了。

7 comments:

  1. 你好。

    我觉得以上面的活动来比较岛国人民与台湾人民不是很合理,也是没有意义的。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是他1989年的作品,为台湾人民所熟知,其内容涉及敏感的“二二八事件”,自然牵动台湾“知青”们的注意。

    与其说岛国人民木讷可悲,不如说本地的文坛、剧坛少有这类能够反思社会历史的作品(不是说完全没有,Gemuk Girls这类作品即是),不然就是作品的内涵不深,因此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

    本地人(包括我在内)固然在文化素养和公共意识上有待改进,却无须以他国文化来贬低自己,因为这样只能陷入自怨自哎的被动情绪中。

    以上是我的看法,与你分享。

    ReplyDelete
  2. 谢谢你的分享,我觉得你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也很重要。

    但与其说这是一种自怨自哀的情绪,还不如说这是一种批判性姿态的选择。

    一般来说,新加坡人比较少愿意采取批判性姿态来看待问题,而其中就体现在我们对历史的缺乏反思。尽管我们得承认,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愿意挑战主流观点的人,也属于少数。这在台湾或其他国家亦如是。

    然而,当我说“可悲”的时候,是可以从多方面来看的。例如,我们的教育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或者只是将他们训练为成功的考试机器;我们的媒体是否能包容更多不同的观点,或者只是一味复制一种论调;我们的社会对知识是否有求知的饥渴,或者除了求职以外,没有其他?我们对弱视族群权益的尊重是否足够,或者只要是异类就加以排斥?

    如果用上述问题来反思新加坡的社会情况,我觉得我们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至少那天在台北中正堂,一群台湾年轻人所展现的对求知欲望,批判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问题在于,新加坡的报章都喜欢喋喋不休地歌功颂德。我们较少有机会看到具有批判性的观点。自也因为长期如此,新加坡人欠缺自我反思的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加坡确实也有一些人在努力。当然,路还是很长远的,但也是要走的。除非我们愿意接受现状。

    ReplyDelete
  3.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plyDelete
  4. 我很同意你说关于/考试制度、传媒如何疆住批判性思维。不必从外人的眼光看自己,只要审视周遭大多数人对自身与社会、文化、历史的贫血思考,我们已经可以感到自身的悲哀了。

    ReplyDelete
  5. ck,哇,你的反应好快。

    另外,我想补充的是,我很希望看到在新加坡有电影或剧场的艺术工作者去创作几部让我们能听到另一种声音的作品。至少能对政治、历史建构一个较有趣或非主流的论述。时间应该成熟了,因为这几年精彩的作品也有不少,像你提到的Gemuk girls就是其中一部。

    对了,接下来我还会在部落格中从比较正面的角度来谈台湾哦。呵呵。

    希望能继续读到你的留言。

    ReplyDelete
  6.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plyDelete
  7. 不论《悲情城市》还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抑或《千言万语》这样的时代电影。都在回顾动荡的年代。
    其实在某一程度上,台湾和新加坡的历史都是相同的外来人,移民人的历史。这样的电影我相信同样可以拍出来。
    首先,需要朱天文这样的文人,对过去有一份记录。然后需要一个侯孝贤,杨德昌,许鞍华这样的导演,对过去也有一份感悟。
    在这一方面,新加坡确实很悲哀。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