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5 April 2009

漫游UrbaNite 今晚(2009年4月25日)节目预告

暴露狂:苏佳亮(导演)、吴月娟(演员)
暴露部分:《狂女日记》(A Madwoman's Diary)




SYNOPSIS
She prayed fervently, "If this thought is madness, God! Give us all the courage to be mad."

A woman has forsaken her husband and children; she continues to fight for her country’s freedom. A woman has kept her stillborn baby in her workplace locker; she is trying to make sense of her predicament. Accusation. Judgment. Estrangement. She - a wife, mother, animal and politician - is a prisoner of her own conscience. Is she a victim or a criminal? Is she selfish or selfless?
Inspired by two real-life stories, A Madwoman’s Diary is an intimate and gritty two-woman play (performed by Li Xie and Goh Guat Kian) which offers a visceral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 psyche and heart-rending inner strength of extraordinary individuals when stranded in domestically intricate and socio-politically charged situations of choice, but never letting go of hope.

DATE 7 MAY 2009, THU -
9 MAY 2009, SAT
TIME 8pm
(105mins, no intermission)
PRICE $28
Concessions: For students, NSF and senior citizens: $23
10% savings with The Studios Pass:
$75 for 3 different The Studios shows excluding Kitchen (You’ve Never Had it So Good)

Performed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with English surtitles where necessary.
No admission for infants-in-arms and children aged below 6 years.
Not suitable for patrons aged 12 and below.

Thursday, 23 April 2009

新加坡华语音乐剧存在吗?

2009年4月23日 刊载 《联合早报·艺苑》(原载实践剧场《天冷就回来》场刊)

一部舞台作品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堪称新加坡华语音乐剧?除了表演的语言以外,我们是否应以创作团队(编剧、作曲人、作词人、导演)和表演者的国籍为准?或者题材是否应该体现出本土文化和意识?

如果我们坚持必需符合以上所有的标准,恐怕新加坡1996年至今以华语演出的七部音乐剧当中,只有两部堪称名副其实的“新加坡华语音乐剧”,亦即1996年由新加坡编界创新公司呈献的《雨季》以及华语剧团戏剧盒在1999年和2000年呈献的《Mr. Beng》 。

《雨季》被称为“新加坡的第一部华语音乐剧”,就以创作团队来看,编剧/作词人——梁文福,作曲人——梁文福与叶良俊,导演——卓金炎,演员——向云、玖建等,音乐指导——李伟菘,编舞——陈裕光,都属于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故事背景从新加坡政治动荡的1950年代跨越到建国后的1990年代,讲述的是一群生长在的新加坡人的回忆与爱恨情仇。

《Mr. Beng》则以新加坡的文化符号“阿明”(俗指思想叛逆、言谈举止粗鄙、下层社会的男青年)的故事为主,而表演语言则是选择了被认为能体现出新加坡多元语言环境的华语、英语、马来语和闽南语。编剧方永晋,作曲人Iskandar Ismail、导演郭庆亮,以及大部分的演员,都属于新加坡国籍。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既然不是纯粹以华语演出,而是多种语言,我们又是否应该以语言洁癖的标准将该剧划在“新加坡华语音乐剧”的范畴之外呢?

至于其他在新加坡制作和演出的华语音乐剧,如实践剧场的《都是当兵惹的祸》(1996、1998、2008)、《老九》(2005)与《天冷就回来》(2007、2009);TOY肥料厂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1999)与《上海之夜》(2008),都在不同程度(尤其是在关键的创作元素上)有外国编剧(如杜国威)和外国作曲人(如 Jonathan Price)的参与。像这些作品,我们又应该如何归类呢?是不是非得完整地具备“新加坡元素”,我们才能说,这是一部“真正的新加坡华语音乐剧”?或者,只要创作团队中有新加坡人的参与,就算是符合标准了?

然而,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移民社会中,当外来人口已经超越新加坡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当国家和剧场工作者本身都在不断提倡跨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时,对创造一种地道的“新加坡华语音乐剧”之坚持,是否还存有任何意义呢?

以上的疑问都不容易解答,因为其中涉及的是文化认同、语言政治、国家身份、历史、全球化、跨文化剧场实践等更为复杂的课题,需要另外再进行深入的探讨。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来问,这些音乐剧是否已经形成了清晰可辨的“新加坡之声”?

如果我们回来审视《天冷就回来》,就会发现另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部作品由香港著名编剧杜国威创作,讲述的是一群新加坡人离乡背井,到海外追寻理想的故事。这样的际遇,似乎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国籍的人身上,不论她/他是中国人、美国人或印度人,尤其是当全球化与跨国资本主义已逐渐瓦解了国家之间的藩篱。换言之,在情节和人物遭遇的设计上,该剧没有特定的文化或历史所指。

如果考察其他的元素,就不难发现,《天冷就回来》最强烈的“新加坡标志”,在于歌曲。事实上,该剧是先有了被视为能代表新加坡本土文化的新谣,才以歌词为创作的依据,衍生出故事来。这与音乐剧《妈妈咪呀!》 在词曲和故事的创作顺序是类似的。更有趣的是,作为宣传和行销策略,《天冷就回来》的商业成功,在很大程度建立在观众对新谣怀旧的文化诉求和消费之上。这些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由梁文福创作的华语流行歌曲,又是在音乐工业生产、大众媒体推动、消费者购买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约定俗成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可被视为一种“新加坡之声”。换言之,在很大程度上,是新谣成就了《天冷就回来》 。

这又与西方的百老汇和西区剧院的总体情况有所不同,因为两者通过音乐剧创造了经典歌曲,如《雨中曲》 中的“Singing in the Rain”、 《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的 “Tonight”、《猫》(Cats)的“Memory”等。这些朗朗上口的歌曲,还成为了当时的流行歌曲,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那我们想问的是,新加坡的音乐剧(不论华语或英语),是否已经或创造出这样的经典歌曲?创造这样的经典又是否重要呢?西方的音乐剧的成功经验,是否应作为新加坡借鉴的唯一标准呢?

也许,这是创作、表演、消费和评论新加坡音乐剧的人士可以去思考的问题了。

Thursday, 9 April 2009

4月11日节目预告——访十指帮剧团《便便》(Poop)

当晚暴露狂:
十指帮剧团编剧-张子健 (Chong Tze Chien)
演员:黄丽心 (Jean Ng)

“Death is merely a joke when there’s nothing to cry about”

暴露的部位:

英语剧《便便》(Poop)

演出日期:

30 Apr - 3 May 2009
Thur & Fri, 08:00PM
Sat & Sun, 03:00PM & 08:00P

地点:
滨海艺术中心小剧场(Esplanade Theatre Studio)
票价:一律28元

剧情简介:
After her son’s suicide, a grandmother takes her granddaughter on a mind trip towards the underworld and purgatory — set against an all-too-familiar urban backdrop of fast food restaurants, underground trains, verdant pastures, and SBS buses.

There’s nothing to fear of death, she preaches.



These personal fantasies of the after-life are challenged however when her granddaughter contracts a terminal illness. The grandmother fights with her daughter-in-law, converses with the spirit of her son, drinks a cup of Milo and watches her granddaughter take her final march towards her deathbed in a kind of apocalyptic graphic novel meets Victorian-era toy theatre.

有关《便便》的幕后花絮,点击此处

Saturday, 4 April 2009

4月4日节目预告——访《天冷就回来》演员与导演

当晚暴露狂:


导演: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
演员:董姿彦(女主角)、田伟鸿(男主角)

暴露的部分:2009《天冷就回来》




再度被搬上舞台的《天冷就回来》与2007年的首演版本有何不同?相信观众会有更高的要求与期盼吧?他们仅仅是被梁文福创作的成名曲所吸引吗?在这次的演出中,除了几位能歌善舞的演员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吸引观众?剧情是否会有变化?

由于一名Straits Times读者在言论版上对2007年戏里一对男同性恋者的拥抱提出意见, 实践剧场被媒体发展局要求在宣传资料中标明忠告文字“本剧含有少量成人议题”(Some Mature Content),这对票房产生了什么影响?实践剧场是否会在这次的演出中,以另一种形式来处理同性恋题材?

如果想听董姿彦和田伟鸿的现场演唱,千万别错过4月4日晚上的《漫游UrbaNite》!

售票详情,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