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1 January 2009

被“异国化”的本土文化——《小娘惹》*

   当娘惹文化已沦为岛国博物馆橱窗中精美华丽的摆设品时,《小娘惹》为什么会引起那么热烈的反响呢?也许,它所诉诸的中产阶级怀旧情结,是使观众沉迷不已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其成功的秘诀在于浓烈异国情调的营造,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反讽。

异国情调之一:华语和方言。

土生华人(Peranakan Chinese)绝大部分是说马来语和汉语方言(如闽南语)的,这是娘惹文化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他们身份认同意识强烈,不说华语,有些甚至坚决不说,以区别自己和华族身份的不同。事实上,娘惹语言独特的抑扬顿挫和幽默韵味,是华语所不能取代的。

但《小娘惹》的演员说的尽是华语,而且偶尔为了形容美食的名称,在流利的华语中夹杂一两句带有洋腔的马来语,突兀怪异。正是演员们语言表达,使《小娘惹》成功地制造出语言上的异国情(腔)调。

在提倡华语,禁用方言的前提下,讲述土生华人故事的《小娘惹》成为了新传媒电视剧最高的电视剧之一。国家的文化与语言政策,使新加坡土生华人的文化只剩下外壳,神韵几乎荡然无存。CMIO (Chinese, Malay, Indian and Others) 的种族身份归类,使土生华人成为了“妾身未明”的一群。看起来像是黄皮肤,所以就被硬性纳入“华族”中。结果,他们被迫学习与使用华语,自己的母语(马来语和方言)却因1980年代的讲华语运动而开始变得没有社会价值,最终落得一个非常尴尬的身份

反讽的是,为土生华人代言的是8频道的演员——即讲华语运动成功落实后的产物。他们在荧光屏上的滔滔不绝,实际上折射出土生华人在社会现实中的沉默。

 异国情调之二:异域的迷人风景

《小娘惹》的拍摄地点是在马六甲。这是土生华人建筑原貌与民俗风情保留得相对比较自然而完的一座城市,散发着源自土地的文化生命气息。

新加坡的娘惹文化,只剩下建筑、还有建筑,服饰,还有服饰,美食、还有美食、美食、美食,以及美食。

因此,马六甲对观众而言,就显得额外有吸引力,让观众能体验新加坡已不复存在的“古早味”,这刚好就构成了电视观众怀旧情结的元素。当不经刻意粉饰或翻新的建筑和家居画面出现在电视上时,观众就自然从中能取得观感享受和异国情趣。

 异国情调之三:本土历史和文化认识的浅薄

媒体炒作《小娘惹》而引起的“文化热”,仅仅是大众文化中的另一个过眼云烟的现象。

人们现在突然对娘惹文化产生浓烈兴趣,更多时候只停留在表面——如穿上华美服饰和享用可口佳肴——至于其历史、语言,更深层的文化底蕴,可能一窍不通。换言之,娘惹文化,只不过暂时成为了都市人的恋物对象(fetish)罢了。

这就如一些西方人视东方文化为他者(the Other),通过想像和浪漫化,穿日本和服、上中国茶馆、练印度瑜伽,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情趣和异国情调一样。

因为对娘惹文化了解的程度介于陌生与熟悉的暧昧状态之间,被“异国化”的本土文化成为入了自己凝视(gaze)的客体(object),《小娘惹》怎么会不成功呢?

这是多么有趣的巧合:一辈子受尽折磨和冤屈,命运任由他人摆布,却无法启齿的哑巴菊香,不就与长期被消音和边缘化的娘惹文化一样吗

*2009年1月31日刊载于《联合早报-言论》,标题为《[小娘惹]:本土文化,异国情调》

1 comment:

  1. 浩威!
    你好!
    我是阿隆!
    最近怎么样?
    突然想起你了,况且还有事情汇报。
    有空与我联系吧。
    我现在在上海工作呢。
    直接给我rakubou7925@yahoo.com.cn
    的地址联系吧。
    希望得到你的回信!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