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9 May 2009

后天冷时代的 华语剧场

转载自2009年5月30日 《联合早报》

记者:周文龙
受访者: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

  后“天冷”时代的本地剧场前途是什么?是否应继续向新谣音乐靠拢?如何更好地拓展华语剧场?记者向本地两个最活跃的华语戏剧团体的艺术总监:实践剧场的郭践红和戏剧盒的郭庆亮,了解《天冷就回来》带给华语剧场的冲击,以及它的重新定位和发展。

  由实践剧场呈献的《天冷就回来》,上个月重演,26场约1万5000张门票全售罄。这不但证明这出戏的受欢迎,也说明本地华语商业剧的巨大潜能,对本地华语剧场的生态环境也带来许多影响和改变。

  后天冷时代的本地剧场前途是什么?我们是否应继续向新谣音乐靠拢,或是寻找新的突破点?在观众口味趋向消费娱乐时,我们应如何平衡创作的艺术性?华语剧场的拓展工作应该如何进行?人才和资源应如何发掘?

  记者与本地两个最活跃的华语戏剧团体的艺术总监:实践剧场的郭践红和戏剧盒的郭庆亮,进行了访问,了解《天冷就回来》带给华语剧场的冲击,以及它的重新定位和发展。

《天冷》后打造摇滚音乐剧《聊斋》

记者:《天冷就回来》这次重演26场全满,如果再加上首演的19场全满,45场演出肯定缔造了本地演出场次最多的舞台剧纪录,这也是过去华语剧场从没见过的鼎盛场面。对于这次成功的票房反应,你有什么感想?

郭 践红:《天冷就回来》上演前,我当然希望会26场全满,不过真的出现这事时我仍然十分兴奋。我们接下来会试图将这出戏带到马来西亚演出,但在2012年前 都没有在新加坡重演的打算。  我想,《天冷》的成功与新谣、一代新加坡人的成长记忆不无关系。很多看过首演的人都有看这次的演出,重温一种记忆与感动。 听说还有人还重复看了10次以上。

记者:新加坡人向来爱看音乐剧,喜欢有歌、有舞、有故事情节、有俊男美女,还有变幻多 端的布景的表演形式。这从许多外国音乐剧如《剧院魅影》《猫》在本地叫座程度就可见一斑了。作为华语音乐剧,《天冷就回来》不但打破了华语剧不满座的迷 思,也说明华语音乐剧大有发展的商业潜能。实践剧场接下来会不会把音乐剧当做一个发展重点呢?

郭践红:严格来说,音乐剧是我们从西方引进来的表演形式,真正属于我们传统的音乐剧是戏曲。

  华语音乐剧在本地的起步是从梁文福的《雨季》开始。如果真的要算的话,我们80年代末的一些演出如《豆蔻镇上的强盗》,也可说音乐剧。

   当我于2005年开始彩排《老九》音乐剧时,我还没有真正考虑往音乐剧方向发展。不过那次的演出却鼓舞了我。从与不同源流的专业戏剧工作者合作,新演员 和资源的开发,到新观众群的拓展,这些经验都非常宝贵,为剧团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天冷就回来》的成功在在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所以接下来,华语音乐剧将是我们剧团短、中期的发展特色,我们计划每年都呈献一台音乐剧。像《天冷就回来》后,我们已跟音乐人黄韵仁、小寒,还有梁文福一起讨论明年的音乐剧《聊斋》,这将是一个古装剧,不过又会加入摇滚成分,是一个非常新鲜的组合和尝试。

还没照顾到李南星、郑惠玉的观众

记 者:谈起华语音乐剧,戏剧盒也曾演过一出音乐剧《Mr Beng》,把“阿明”一个本地气息异常强烈的题材,以音乐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去年,你们也找来100.3DJ黄文鸿,制作舞台秀《大卫必佳》,里头也穿 插了音乐、舞蹈等娱乐场面。庆亮,你对本地华语音乐剧乃至华语商业剧场发展,又有什么看法?

郭庆亮:其实我的戏都有音乐元素,不过我对音乐的处理方式更接近布莱希特戏剧,即是不以音乐来叙述故事,而是把它当做一种疏离手段,就像布莱希特的歌咏队一样,跳出剧情进行交待或呈现。

   我是一个喜欢尝试新手法的人,当初创作《Mr Beng》时,因为我跟音乐人伊斯干达(Iskandar Ismail)想试试音乐剧这种形式的表演。去年创作《大卫必佳》时的情况也一样。我喜欢听相声,就跟文鸿商量,能不能以现代式的“说学逗唱”,来创作一 个戏,这就成了后来有说、有歌、有舞、还有模仿秀的《大卫必佳》。

  就个人而言,我挺喜欢音乐剧形式的,它强调的是一种氛围,以音乐、节奏带戏,如果做得好的话,感动度很强,像《天冷就回来》就触动了许多人的心。

  只是音乐剧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除了表演上,还是制作和对导演来说,搞音乐剧是很累人的。

记者:如今是商业戏剧大潮,你们如何平衡剧团的艺术性和商业性?

郭践红:什么是商业性演出?我觉得没有演出是纯粹商业的,即使像 《猫》这样的大制作,它的创作来源也是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诗。如果《天冷》是个商品,我早就开公司注册这个商标了!实践剧场最终还是一个艺术剧团,我们制作 演出的目的表达创作者的想法,建立跟观众的关系,可以的话,让演出开支扯平,而非赚钱。

记者:《天冷就回来》演出吸引这么多观众,会不会影响其他华语演出的票房?

郭 庆亮:《天冷就回来》演出票房好,那绝对是好事,因为它会带动本地华语剧场的生态,让更多人对华语戏剧更感兴趣。这几年来,像《天冷》、华艺节节目,我们 的社区戏剧,都开拓了许多新观众群,这些观众看了一出好戏后,会接着对其他戏感兴趣。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加强剧团与剧团之间的沟通,避免彼此的好戏互相 碰撞。

  但是我们现在的戏仍然不够多元性,比如我们现在还是没有照顾到第八频道、U频道,那些爱看李南星、郑惠玉或王?裁的戏的观众,把他们吸引到剧院来。

本地华语剧一年不过8至10个

记者:你们剧团后天冷时期的华语剧场,有什么计划和发展?

郭庆亮:《天冷》虽然票房创纪录,但整体来看,我们当前的华语剧作品还是不够,一年演出的本地华语剧也不过8至10个,这涉及到创作群、本地人语言能力, 还有看戏的习惯等各方面问题。所以戏剧盒接下来会做更多培训工作,包括开设编剧班、讲座、戏剧营、大师戏剧班等。比如我们将在8月推出新剧展,呈献本地年 轻编剧的新作。

郭践红:我主要会通过演出来提升演员和制作群的技术水平。目前,实践剧场的计划是一年制作一个像《天冷》这样的大制作,外加2个较中型和小型的实验性制作。做完《天冷》后,我们将在7月呈献独角戏《448》,以及9月的实验剧《罗生门》。

  我想,我们两个主要华语剧团的共存、呼应,甚至竞争都是挺健康的。大家走的路虽然不一样,但方向却是一致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